又要迎来八一建军节了,今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八十五周年,作为有着全国双拥模范城“七连冠”美誉的东莞,各种拥军活动层出不穷,而樟木头镇的双拥艺术团,更是独出心裁地推出了东莞首张原创军旅歌曲专辑,并为专辑举办了隆重的首发仪式暨军地歌手擂台赛,今天的节目让我们一起听听军歌。
7月8日晚,樟木头第九届小香港旅游文化节迎来了重头戏:《军歌嘹亮》中国双拥艺术团原创军旅歌曲专辑首发式,首发式上还进行了军地歌手擂台赛,一首首或深情或铿锵的军歌,响彻在樟城的夜空。
观众:“这歌词写得很好,很贴近我们的军营生活。”
观众:“我感觉这晚会唱出了我们的气质,我们军人在部队一些酸甜苦辣。”
市委常委、东莞军分区政委刘卫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潘新潮出席了当晚的活动,晚会上演唱的13首歌曲都出自《军歌嘹亮》专辑,现场的观众们都为那一首首饱含深情的军歌感动着。而当晚最激动的,莫过这台晚会的导演、中国双拥艺术团团长聂艳了,因为她正是这张专辑的主要作者。
中国(樟木头)双拥艺术团团长聂艳:“我不能说它在艺术上有多么高的高度,不能说它多么完美,我只是在为双拥事业尽我自己一份努力而已。”
樟木头镇委书记李满堂:“推动整个社会的拥军文化,因为只有文化才有传播力,才有穿透力,才能扎根于人民的心中,
《军歌嘹亮》专辑的13首歌曲中,除了三首由樟木头镇委书记李满堂作词外,其余的词曲均出自聂艳之手。专辑里既有难度较大必须专业歌手才能演绎的艺术歌曲,也有普通人都能演唱的通俗歌曲;既有交响乐现场录制的艺术大制作,也有当代最流行的人声伴奏和B-BOX;既有华丽的诗词改编,也有年轻人喜爱的韩风韩曲和Rap。
聂艳:“做这样一张专辑就是想把军人的故事、现代军人的形象、军嫂的风采展现给大家,没想到最终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樟木头镇委宣传办公室主任刘东风:“她是厚积薄发的,她经过当军嫂这么多年,积累了非常充分的非常饱满的对军队的感情。”
聂艳来自湖南的一个军人家庭,毕业于湖南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因为丈夫是一位在樟木头服役的军人,所以大学一毕业聂艳就来到东莞,辗转在各镇街中小学当老师,成了一名飘在东莞的军嫂。
聂艳:“军嫂比普通家庭的女性要承担更多的责任,要更坚忍一些,要更独立一些。”
2006年,丈夫转业到樟木头镇工作,聂艳作为军属也调到樟木头。樟木头是一个有着多年驻军历史的地方,仅建国以后到现在就涌现出了40多位将军。而镇委书记李满堂也曾是一位退伍老兵,多年的军旅生涯让他对部队、对军人有着更深刻的理解。2010年9月,李满堂跟聂艳等几位军嫂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中国(樟木头)双拥艺术团团长聂艳:“他是试探性的,他说建立一个军嫂合唱队,军嫂这样的一个群体,希望能达成地方跟军队的互动。”
于是,聂艳带着几位姐妹,全情投入了这个合唱队的筹备工作,随着许多退伍军人、军嫂以及现役军人中文艺人才的加入,合唱队很快变成了合唱团,短短几个月时间就达到几百人,节目形式和内容也在不断丰富。后来,在镇委书记李满堂的力促下,中国双拥艺术团正式成立,李满堂还将艺术团的宗旨用一首词写下来,准备作为合唱团的团歌,这首歌的名字就叫《军歌嘹亮》。
聂艳:“我们读来读去就读得心潮澎湃,我们双拥艺术团要做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当时一气呵成给它谱了曲,我用小调来写进行曲,它出来的效果它既有大的进行曲的宏壮,又有小调的婉转。”
自从给《军歌嘹亮》成功谱曲后,聂艳一发而不可收,像这首抒写军人和妻子之间款款深情的《钥匙不到锁不开》,就是她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写的。那时,身怀六甲的她在桥头中学当老师,一个人住在偏僻的宿舍里,一到晚上既孤独又害怕。
聂艳:“里面有蚊子叫啊,老鼠又在那里悉悉索索那里爬呀,特别害怕,怀孕的人本来胆子就很小,有时候整晚整晚都睡不着。”
怀孕7个月时发生的一件事,让聂艳深深地体味到一个军嫂的付出。当时,丈夫奉命去参加军事演习,她午休完准备去上课时,突然倒地不起。
聂艳:“可能起得太猛了,一下子栽到地上,栽到地上的话就不醒人事,直到晚上五点多钟的样子才醒来。”
丈夫回来后来听说了聂艳的意外,既心痛又无奈,为了给妻子壮胆,他做了一个很有些稚气的举动。
聂艳:“特别买了个衣架回来,把那套军装挂在我的床头,整理好,领带、衬衫,裤子,再加上帽子,反正你远看就好像一个人在那里一样,他说我人不能在那边陪你,我用这套军装来陪你。”
以自己的切身感受为切入点,以身边军人夫妻的故事为背景,聂艳满含深情地写下了这首《钥匙不到锁不开》
女歌手演唱:“哥去当兵守边防,妹在家中等郎回,一段相思两地长,一件军装伴妹旁,郎是明月妹是海,海阔天空等郎来。”
转业军人、樟木头镇委宣传办公室主任刘东风:“我在很多场合听到,我都会感动得流眼泪的。”
对于聂艳来说,《军歌嘹亮》专辑的每首歌曲背后,都有一个感人至深的军旅故事,反映了不同的军旅情结。5? 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聂艳和丈夫天天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荧屏上那些奔赴抗震救灾第一线的战士深深感动了她。
聂艳:“万一山体滑坡的话就被埋在山体下,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结果,而且这个结果是很大的可能性,结果他们还是选择了去救被困在山里面的群众。”
看着这些慷慨赴死的年轻战士,聂艳深深感到他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联想到一些人对军人的不理解,再想到自己的父亲、丈夫,聂艳坐不住了,她当即写下了这首《好女孩要嫁兵哥哥》,赞美军人的无私无畏。
聂艳:“有哪个小伙能比你帅,可能在别人眼里我的先生不是最帅的,始终在我的眼里,他是最好最英俊的,(他有哪点吸引你?)正气,善良。军人身上那股正气是你想模仿也模仿不来的。”
《好女儿要嫁兵哥哥》很快在樟木头的部队及军嫂中流传开了,有意思的是,它还促成了一段军地联姻的良缘。这位在舞台上演唱《将军颂》的美丽姑娘叫杜史烨,是樟木头中学的音乐老师,她就是听了那首《好女儿要嫁兵哥哥》后,找了个军人作伴侣的。
中国(樟木头)双拥艺术团团员杜史桦:“因为加入了这个双拥艺术团之后,认识了很多军人,这些军人真的是在非常可爱,所以好女儿是必需嫁兵哥哥的。”
当时,为了替艺术团这位小妹妹的未来负责,聂艳作为过来人,还把当军嫂的优点与缺点都向她分析了。
聂艳:“我说你身边需要帮助的时候你可能没人帮助,你需要个肩膀来靠的时候没有人给你依靠,听我讲了这么多,她还说,我要嫁当兵的,这首歌,就因为她这一个触动。”
杜史桦:“写得非常真切,兵哥哥都是舍已为人,在生活中也是这样,军嫂只能是在家默默地等待。”
聂艳的本职工作是樟木头镇委宣传办公室副主任,当双拥艺术团团长是她的兼职,而搞创作只是她的业余爱好,为了给心中最可爱的人写出好听的歌曲,聂艳常常在夜深人静时还在写作。
刘东风:“她是工作狂,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她不吃饭,创作军旅歌曲期间,她经常一个晚上只睡了三四个小时。”
聂艳:“你如果计效报酬,或者是怕辛苦的话是做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