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拥文化

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双拥文化 > 详细内容>

军嫂的世界不只是思念_中国拥军_中国网·魅力中国

2012-11-02 21:15 作者:admin [ ]

 

      1996年把个人资料表递到人才中心的聂艳很快等到了面试通知,她见到了桥头中学的罗河灿校长,几天后,她当了东莞桥头文德中学的老师。聂艳离乡背井来东莞的原因只有一个:追随她的夫君雷清荣。

1996年的雷清荣在樟木头赤山部队任排长,他俩家庭为世交,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在聂艳的眼中,军人就是正义、正气、力量和责任的象征。可是,嫁军人也意味着长年的分居、孤独和思念。聂艳扛过来了。

十几年过去,豆蔻年华的聂艳成为了樟木头众所周知的双拥艺术团团长,团队成员近三千名,在这里她不仅有了自己的事业也拥有美满的家庭,,也还有自信、洒脱和精彩。

书记谱写团歌《军歌嘹亮》

军人出身的樟木头镇委书记、镇人大主席李满堂对军旅生涯饱含深情,2010年9月,他对聂艳和其他几个军嫂提出了一个大胆的设想,要建立一支军嫂合唱队,实现地方跟军队的亲密对接,于是,聂艳带着几个姐妺投入到了合唱队的筹建中。

随着越来越多军嫂以及现役军人中文艺人才的加入,短短几个月,合唱团就达到了几百人,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也不断丰富,后来,在镇领导李满堂的力促下,合唱队发展成合唱团,并最终成立了中国双拥艺术团。李满堂书记还将艺术团的宗旨用一首词写了下来作为团歌,这首歌就是《军歌嘹亮》。歌词感动了聂艳,也带来了灵感,她将这首词谱成了曲,即有大调的雄壮,也有小调的婉转。

成立至今,艺术团吸引了近三千名现退役的军人军属和支持双拥工作的艺术人才参与。目前,艺术团下有50多支专业和具有专业水准的非专业艺术队伍,并在全国拥有了5个分团。短短一年多时间艺术团先后参与了大大小小的演出200多场,受惠群众达30多万人次。........http://ml.china.com.cn/yongjun/jsgs/20121102/105611.html

案例分类
艺术团简介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