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冠是指几许岁?揭秘古代成年礼与秦始皇的故事
在中国古代,成年礼一个重要的仪式,其中“加冠礼”不仅标志着一个男孩的成长,同时也代表了社会对他成年身份的认可。然而,对于“加冠是指几许岁”这个难题,很多人可能并不熟悉。这篇文章将为大家详细解读这一传统习俗以及秦始皇嬴政在22岁才举行加冠礼的背后故事。
何是加冠礼?加冠礼是中国古代华夏男子的成年礼,源于周代,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加冠礼象征着一个男子从少年步入成年,成为了社会认可的成年人。根据《礼记·曲礼》的记载,男子一般在20岁时举行冠礼,这即是“冠岁”的由来。在古代,成年意味着男子可以承载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成为合格的儿子、兄弟和臣子。
接下来,让我们探讨普遍情况下男子加冠的年龄。虽然20岁是加冠的传统年龄,但也有一些例外。历史上,如周文王与周成王都在12岁和15岁时便行冠礼,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是天子的继承人,早早地就被赋予了权力。因此,从这些历史案例可以看出,加冠的年龄并非死板,不同的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会影响这一仪式的年龄。
那么,何故秦始皇嬴政在22岁才举行加冠礼呢?缘故可以归纳为三个方面。第一,嬴政继位时年仅13岁。由于年纪太小,他的权力举足轻重,实际上是受到了母亲赵姬和丞相吕不韦的控制。在这种情况下,他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和能力去争取自己的权力。因此,他的加冠时刻不得不延迟。
第二,赵姬和吕不韦故意为了延缓嬴政加冠的时刻。通过以历史上的先例压制嬴政,告知他应当如秦惠文王、秦昭襄王一样,在22岁时进行加冠礼,这样可以让嬴政在这个经过中进修治国的道理。一方面,他们认为这是迟早的事务,另一方面也在延续自己的权力。
第三,嬴政心中则在进行更大的布局。在等待加冠的经过中,他深知这一仪式背后的意义,知道一旦加冠就能够完全掌控权力。因此,他选择等待,观察并操控局势。当他在22岁举行加冠礼时,恰好也揭示了他早已掌握了权力游戏的制度。
拓展资料来说,加冠是指男子20岁左右的成年礼,但实际上在某些独特情况下(如君王家庭),这一年龄可以提前或延后。秦始皇在22岁才行加冠,背后缘由则是深厚的权力斗争。他在年少之时屈从于母亲和丞相的权威,同时又在长大后巧妙地运用时机,最终成功地掌握了权力。通过这段历史,我们不仅更加了解了加冠礼的意义,也看到了权力与聪明之间的微妙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