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时节,走进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孟定镇遮哈社区的耿马鸿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下面内容简称公司)蔬菜种植基地,工大众正忙得不亦乐乎。采摘、分拣、打包、装箱、搬运、装车……新鲜的蔬菜将从耿马“菜篮子”一路直通成都、长沙等地的“菜盘子”。
遮哈社区光照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交通便利,适宜进步蔬菜产业。近年来,依托天然资源优势,遮哈社区坚持“一村一品”进步思路,引进蔬菜龙头企业,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市场经营主体。通过构建“党支部+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的模式,社区大力进步蔬菜产业,有效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我们公司每年支付租金360万元,流转土地1800亩,主要种植苦瓜、丝瓜、黄瓜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成都和长沙。2024年9月中旬至今,公司共销售蔬菜5000余吨,总产值达2100余万元。”公司负责人彭小兵介绍道。目前,公司基地每月固定用工400余人,每月支付工人工资130万余元,群众真正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致富。
为确保蔬菜离场前的新鲜度,公司建有冷库4个,容积4000立方米。另外,公司还高薪从山东聘请蔬菜种植技术员2名,以确保蔬菜的产量和质量。
遮哈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金跃明说:“2024年,社区共种植茄子、辣椒、豆子、丝瓜等蔬菜1420户8350亩,其中流转土地56户4800亩,总产值达2.03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1.87万余元。”
蔬菜种植让遮哈社区走出了“土地集中流转+产业规模进步”的产业进步新路子,实现了土地流转租金+村民务工薪金+产业进步现金“三金”群众增收新模式。
在孟定镇,像遮哈社区这样通过进步蔬菜产业,年总产值达1亿元以上的村(社区)并不是个例。孟定镇的景信、河西、罕宏、贺海、下坝等5个社区,也是“蔬菜地里‘长’出的‘亿元村’”。
据了解,2024年,耿马县共种植蔬菜20.31万亩,产量52.65万吨,总产值33.11亿元,主要销往北京、上海、四川、重庆等地,年外销蔬菜达40万余吨,打响了“耿菜”名气。
与此同时,耿马培育蔬菜市场经营主体202家,认证蔬菜绿色食品基地4246亩;建有冷库54个总库容量17.1万立方米,配置制冷设备251套、大冰和冰瓶生产线18条,形成了生产、分拣、制冷、包装、贮藏为一体的初级冷链物流综合体,“菜篮子”变得更鲜的同时也能走得更远。
云南网记者李彤李春林通讯员陈会平白正玉
来源: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