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反映的政治制度是西周的
答案B
考查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禅让制是夏朝的,郡县制是秦国推行到全国,行省制是元朝的,根据封建,屏周,可知是西周的分封制,答案选B。
二、铁农具,耒耜,出现在什么时候期
耒耜出现在新石器晚期
耒耜为先秦时期汉族的主要农耕工具。耒为木制的双齿掘土工具,起源甚早。《周易·系辞》说神农氏“揉木为耒”,而《世本》则以为黄帝时人■“始作耒”。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址中,已发现有保留于黄土上的耒痕。甲骨文中耒字作方,刻画出商代木耒的大致形象。双齿之上有一横木,表明使用时以脚踏之,以利于耒齿扎入土中,也即古人所说的“跖耒而耕”。
铁农具出现在春秋时期
《管子》一书中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这是我国有关使用铁器进行农业生产的最早文字记载。在湖南、江苏等地的春秋墓葬中,曾发现一批铁农具。成书于战国时期的《山海经》上记载的铁矿山达三十多处。
三、在我国历史先秦散文中,艺术性最高的著作是
答案:《左传》
《诗经》是一部诗歌总集,不属于散文,因此不是
《左氏春秋》,简称《左传》。是我国第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体历史著作,代表了先秦史学和文学的最高成就。
《春秋》是古代中国的儒家典籍,是鲁国的编年史,据传是由孔子修订的。书中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其中一个。
《国语》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国别体史书著作,从史学和文学成就看,《国语》不如《左传》。
四、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何
1)材料一表明先秦时期人才选拔的标准是何?(2分)
血缘、门第、等级(任答两点2分)
(2)材料二与材料一的选官制度相比,有何提高性?(2分)
注重品德、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分)
(3)材料三中说的是哪一种选官制度?其主要弊端是何?(4分)
九品中正制;(2分)弊端:世家大族把持人才选拔,任人唯亲,压制人才(2分)
(4)据材料四,概括说明科举制的影响。(4分)
影响:张扬了“学而优则仕”;科举成为读书人最高最迫切的追求,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大众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4分,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