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

家乡风俗包粽子作文600字 家乡风俗包粽子作文400字

一、家乡的风俗包粽子杰出作文评语?

端午节又要到了,从我到了北京以来,已经五年没有回家过端午节了。

在哈尔滨,端午节是很热闹的节日。小的时候,天不亮奶奶就要给我和弟弟绑上五彩线,其中我最喜欢紫色的线,那个时候的五彩线通常是家里用剩下的毛线,卷起来粗粗的一根,绑在双手双脚和脖子上,以祈求好运,当端午节过后第一个雨天,就把五彩线剪下来扔在水坑里,奶奶说五彩线会变成小蛇,然土壤变得更肥沃。绑完了五彩线,老妈就会带着我们去松花江边,用崭新的手绢沾着江水擦脸,可是现在的江水变得很臭,不能再擦脸了。早市上,会有卖香草、艾蒿、荷包、扫帚、葫芦、小老虎、布娃娃、充气棒的,老马会给我买一个好看的荷包和扫帚挂在身上,而奶奶会买一些香草、艾蒿和小葫芦挂在门上。二姑和奶奶包好的大枣粽子和白鸡蛋、茶鸡蛋也会在这个时候热气腾腾的端上来。小时候喜欢玩撞鸡蛋,看谁的鸡蛋最坚硬,有的用鸭蛋,有的人用鹅蛋,有的干脆用假的石灰蛋,结局没个端午节都会吃很多的鸡蛋。

上了初中高中,同学们提前很久就会计算端午节的日期,一般是要提前一天晚上去江边玩一个通宵。这个时候江南、江心岛、江北都会灯火通明,年轻人拿着充气塑胶棒互相追打,闪闪发光的项链、戒指都很受欢迎,有烤串,有人打麻将,还有人放鞭炮,这样的民间庆祝活动一直会持续到第二天清晨。

上了大学就很少去江边赶这个热闹了,记得同学去玩通宵之后趁我熟睡给我绑上了五彩线,结局掉颜色弄得满手的彩色,真得很怀念作文吧http://wwW.ZuowEn8.coM/作文吧。上了研究生之后,北京对于端午节并没有很大的庆祝活动,每年只是在食堂吃几许粽子应节。

如今,在端午节来临之前,真想回家去,想让奶奶给我绑五彩线,想让老妈带我去江边买荷包小扫帚,想吃奶奶包的粽子煮的茶叶蛋,想看到香草艾蒿和葫芦挂在我们家的门前。

二、家乡的风俗作文承德?

我的家乡承德是个风景优美的城市,有著名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家乡,春节时更加热闹有各种民宿表现,正月十五撒灯花等等

三、寿阳家乡的风俗作文?

介绍一下你的家乡寿阳,接着说说寿阳的风俗习性是何。

四、家乡巴中的风俗作文?

我的家乡是巴中,那里山清水秀,树木茂盛,群山环绕,百花盛开,可漂亮了。

五、山阴家乡的风俗作文?

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的传统节日,比如:春节、端午节、重阳节……每个节日都有传统的风俗习性。

  春节的脚步声离我们越来越近了,而在春节里,我们的习俗就可以装上一箩筐。年三十的晚上,亲朋好友都会回家,大家团聚在一起,吃着美味的食物并且互相聊天。吃完晚饭,我们小孩便可以拿着炮仗到外面尽情的玩,而大大众则是在房间里打牌,看电视。直到很晚,我们才上床睡觉。年初一早上,我早早的便起了床,喝一碗香浓甜美的枣子汤,暖暖身子,喝完枣子汤后,那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回响在耳边,新的一年就在这爆竹声中开始了,这种场面使我想起了王安石的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加上这一句诗的熏陶,春节的气氛是不是更浓了呢?伴随着一声声祝福语中,新年的拜年环节开始了,我和父母一起去串亲戚。这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环节,由于每当此时,我的腰包便变得鼓鼓囊囊的。到了晚上,天空中便会绽放出一朵秀丽的烟花,真是五彩缤纷啊!看后真让人觉得其乐无穷呢!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你们的家乡是怎样过春节的呢?

我的家乡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秀丽小城扬州。我们家乡过年的习俗大概从腊月二十四左右就要算起了,那时候已经充分感觉新年的脚步离我们是越来越近了。

  我们家乡一般腊月二十四这天掸尘,用鸡毛做的掸子将屋里的所有旮旯角落的灰尘都要打扫干净,接着给灶王爷上好香,帖好“上天言好事,下地保平安”的对联,送灶王爷上天,禀明今年在我家一年的待遇情况,和我们家的大致事务。记得那时在家给灶王爷上香帖对联要相当严肃的,要诚心诚意的,这样灶王爷才会在玉帝面前说好话,来年保我家平安。

  接着就要将家里的被褥床单衣服何的全部洗干净,将屋前屋后也要收拾妥当,做到窗明几净,干干净净迎接新年。二十五开始做馒头,馒头的面要发酵,发酵的时刻就可以准备馒头馅,馅有很多种,我家一般都喜欢坐糯米肉丁馅的,青菜肉丁馅的,豆沙馅的,平安菜馅的,还有芝麻馅的。现在想来家里的馒头真是香,真好吃,比外面买的包子有嚼劲多了。

  二十八左右开始帖对联和福字,不知几何起,福字都是倒帖着了。好像以前妈妈解释倒着帖,就是福到了。现在的对联一般是买现成的,手写的少了。记得小时候在家,每年的对联都是自己写的,别人一来,爸妈都会对别人炫耀那是我儿写的对联,自己好不得意。因此小时候是特盼着过年的,除了好吃好喝外,就是自己的虚荣心会得到极大的满足。

  大年三十这天,基本就是在家做吃的,为晚上的年夜饭准备,杀鸡宰羊,煨汤炖肉,凉菜热菜准备一大桌,晚上一边看春节联欢晚会一边享用。我们家是一大家,每年我们兄弟姐妹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都是用一个大圆桌来吃饭,伴着晚会上的相声小品的哈哈声,年味气氛十足。

  我们家一般在年夜饭中途的时候就去放烟花爆竹,我们兄妹几许都会抢着放烟花,点着了放孩子手里,看谁的烟花放得高,放得远,好开心。晚上会一直看春节联欢晚会守岁,等新年钟声敲响的时候去放鞭炮,接着我们打牌,爸妈会去准备芝麻杆放在门边,门槛那儿还会放一根木材。

  第二天早上,我们兄妹几许都会起得很早,去放自来水,也叫抢财神水,谁第一个抢到谁今年就会行大运。接着开大门,看见木材,要说发财,讨得吉利,看见芝麻要说,芝麻开花节节高,今年好运。接着放鞭炮,拿吉礼。就是每人一个托盘,托盘里有一个苹果,寓意平平安安,一个桔子,寓意运气好,一条糕,寓意甜甜蜜蜜,一个红包,寓意红红火火。

  接着就是吃早点,一般就是枣茶加各色点心,去村里给长辈拜年

从初二开始拎着礼物走亲戚,亲戚如果多的话,要一直走到十五元宵节才能算结束。

希望能帮到你。

六、家乡的风俗作文评语?

  1、以饱满的激情,描写了……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内容具体。

  3、比喻贴切,用词生动。

  4、文章语言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实际,读来令人倍感亲切。

  5、…以轻松愉快的语气,向我们娓娓道来,令人回味无穷。

  6、叙述天然生动、结构紧凑,衔接天然连贯,中心突出。

  7、对于景色的描写,语言简练而准确,联想则为触景生情,情景天然融合。

  8、通过丰盛人物的语言和动作,衬托出人物的想法质量。

  9、文章边叙事边抒情。

  10、充分运用动静结合的写法,并辅以比喻、拟人等手法

七、陇西家乡的风俗作文?

陇西地处黄河最大支流渭水上游即甘肃省南部渭水流域陇西盆地,天然地域开阔。渭水流经全境,境内有名贯古今的鸟鼠同穴山,有一身不仕两朝的商代伯夷、叔齐不食周粟而洁身自尽的《禹贡》首阳山。古城中心座落着建于元代(公元1261年)的威远楼,伟大壮观,使古城凸显千古雄风。

陇西元朝为陕西行中书省巩昌总帅府。元朝实行军政合治,巩昌总帅府就在威远楼“统督巩昌、平凉、临洮、庆阳四府,秦、陇、宁、定西、兰、镇原、阶、成、西和、会、环、金、徽、德顺、金洋十五州行政军事。”(《陇西文史稿》),古城承载着现在甘肃省会兰州市的角色,可以想见,陇西在当年的繁华伟大以及文化的繁盛。重修于清代的威远楼,飞檐斗拱、雕梁画柱,通高二十六米,极其古朴壮观,为西出长安的西北第一楼,是陇上名胜古迹的代表性建筑,上悬陇西杨氏书写的“巩昌雄镇”通栏金匾,其书法雄劲厚重。巩昌雄镇“声闻四达”,陇上诗人赞曰:“陇山渭水历来兵家征战地,巩昌雄镇自古关西出将才”。城内民建古屋棂格,沿袭秦汉古建风格,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并

将北街作为秦汉风格古建保留。城北有元蒙将领的巴巴坟,牌楼至今巍峨渭滨,古赤亭水源远流长,从北缓缓注入渭河,繁忙于陇海铁路线上的列车就沿着亭水河,碾压着汉代赤亭都尉积淀的黄土味,穿梭于南北。

八、菏泽的家乡风俗作文?

菏泽,位于山物品南部,处于鲁、苏、豫三省交界。古称曹州,人口约15万。是中国的牡丹之都,古称曹州。

大家都知道 “曹州牡丹甲天下”这句谚语。其实,菏泽的牡丹不光美,历史也很悠久呢!菏泽牡丹早在明代就开始崭露头角,连大作家蒲松龄也小编认为‘聊斋志异’里面写道:“曹州牡丹甲齐鲁”。来菏泽,不去牡丹园欣赏一下那雍容华贵的牡丹,肯定是一大遗憾。每年四月,牡丹花开放之时,牡丹园中定会游人如织,其中不乏慕名而来的外地、外国游人。还有许多摄影师,将盛放的牡丹的最美姿容,记录在相机里。

菏泽不光有秀丽的风景,还有许多民族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人就是其中其中一个。曹州面人是一种传统的造型艺术,各个流派的传承人都仿佛长了一双富有魔力的手,一团面与几许不起眼的工具,在他们的手下混合、提炼、升华,栩栩如生的面人就出来了,它们神态各异,却都给大众一种美的享受。

九、衡水家乡的风俗作文?

衡水家乡的风俗:过大年,喝腊八粥,杀年猪,贴春联,挂红灯,放烟花、爆竹,买新衣服,买年货,祭拜祖先,拜大年。

过元宵节,吃元宵,看家鼓队表演,猜迷语。中秋节,赏月,吃月饼。

十、哈萨克家乡的风俗作文?

提亲是一门亲事的开始,哈萨克族称为“焦武奇吉别柔”, 就是派一位有地位的人去女方家提亲。虽然现在哈萨克族男女早就是自在恋爱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早已经成为过去时,然而这种形式还得走。年轻人已经谈好恋爱了,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男方还得派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去女方家提亲,以示对女方的尊敬。